2019.06.29 | 个人总结 | 6089 浏览 | 12 赞 | 6 条评论


请注意,本文编写于 1972 天前,最后修改于 1972 天前,其中某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
AI摘要:文章探讨了依恋型人格理论,特别是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人格在恋爱关系中的相爱相杀。通过科学理论解释了两者的行为模式和相互吸引的原因,并分享了作者个人的情感经历和体悟。文章强调了理解和调和不同依恋类型的重要性,最终表达了对未来幸福的期许。

Powered by AISummary and MoonShot KimiChat.

啊这是一篇注定触达不到目标读者的文章,我也不希望触达到。

如果你点开了,恐怕说明你不是目标读者,关了吧2333

说句实话吧,这大概是我这么多天一直在尝试思考的东西。其实理应是一篇对之前不幸枯萎了的感情的总结文。但是就在这篇碎碎念马上就要写成了的时候,忽然看到了依恋型人格这种理论,于是又推翻了之前写的稿子,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件事情。

有的时候你得承认还是科学牛逼。一些你所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可能早就被很多年前的科学家所思考过了;一些你所经历的痛苦,可能已经被一些理论所总结,所概括甚至所预测了。看了一些相关方面的书,真是越来越信科学这门巫术了2333

行吧,既然你都看到这里了,那就和你分享一下我所经历的,我所看到的和我所体悟到的吧。也不试图能给你什么参考,就是在随便说说我自己。

如果用所说的比较科学的理论去总结这样的一段关系,大概就是一个焦虑型依恋人格和一个回避型依恋人格的相爱相杀。

这么想想有点可悲。你以为你们之间的故事是很独一无二的,刻骨铭心的,但在理论的面前也许只是一场“注定的”以及“可检验与复现”的这世界中再平凡不过的事情。在这样说,这样想的时候,多少是有些不甘的。

那么我们进入正题吧,先介绍几个基础概念好了。先是所看到此的依恋理论 Attachment Theory:

1969年,著名心理学家 John Bowlby 做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让我们看到了婴儿对父母的依恋有怎样的不同。他让父母带着孩子进入实验室,孩子在地板上和实验者玩耍,这个时候父母走出实验室,过一会儿父母再回来。所有的受试婴儿表现出3种不同的反应模式,即为我们所说的三种依恋关系。

安全型(securely attached) :父母的离开,婴儿会感觉到焦虑,对父母有不舍,但是依然能够很好地和实验者继续玩耍,待父母回来之后,会特别强烈地要和父母拥抱和接近,约62%(Campos, Stenberg et al., 1983)。

回避型(insecurely attached:avoidant) :父母的离开,婴儿似乎都没有察觉到,对父母缺少依恋的感觉,父母回来之后,婴儿依然没有很强烈地要靠近父母,约 23% (Campos, Stenberg et al., 1983)。

焦虑/矛盾型 (insecurely attached:ambivalent) :父母的离开,婴儿表现出极度的不舍,感觉十分焦虑和痛苦,而待父母回来之后,一方面婴儿非常想要和父母靠近,另一方面似乎对父母有些“生气”而不愿意靠近,约 15% (Campos, Stenberg et al., 1983)。

当然因为人是复杂的,所以也自然有第四种:混合型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相对而言也最为复杂。

这些不同的依恋模式反映着婴儿与父母的情感联结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今后整个人生。所以鲍尔比说:“人类的依恋行为伴随着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而成人在恋爱关系中的依附理论则认为,儿童在成长时所经历的依附关系,会直接影响到长大后的恋爱态度,因为他们在恋爱时会采取同一方式来对待他们的伴侣。因此在恋爱过程中也会同样存在这三种依附性格。

焦虑型:他们常常沉迷于亲密关系不可自拔,常常怀疑自己的伴侣是否能回馈与自己同样的爱。

回避型:他们将亲密等同于失去独立性,因此常常试着削弱亲密感。

安全型:他们喜欢亲密,往往温暖而有爱。

而回避型和焦虑型,简直就是天生相爱相杀的一对了。对于他们来说,也许爱的有多深,也就有多痛。

这样的恋爱关系就像一个无限循环的推拉游戏。焦虑型一方通常或多或少地抱怨对方太冷淡,指责对方在感情和身体上都太冷淡,而回避型保持相对的安静,但在他们感到厌烦的时刻,则会抱怨说焦虑型的要求太高,甚至疯狂。一个人似乎想要的太多,而另一个人则太少,于是不幸就这样展开了:

一开始,焦虑型强烈喜欢着回避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挫折感也越来越大,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直到终于有一天厌倦了如此明显的拒绝并下定决心离开;而与此同时回避型最恐惧被爱所吞没,随着焦虑型的不满与离开,相处的距离对回避型来说却舒服起来,可以更自由地表达爱,双方的距离会开始拉远。

但随着这样的关系趋于稳定,新一轮的推拉游戏就又重新开始。

“那既然这样,为什么一开始要选择去爱呢?”

——但是很遗憾,回避型和焦虑型的人格,就是愿意相互吸引。

回避型依恋者和焦虑型依恋者,在应对来自外界的伤害时,两者会体现出的固有反馈模式,这种反馈模式和第一次情感伤害有关。在应对第一次伤害时,两者采取的反应机制是不同的。反应机制的影响因素有两点:情绪和理智。情绪就是开自我视角、理智就是开第三者视角。

在面对最初的情感伤害时候,焦虑型依恋会先在理智上加一个情绪的锁。在出现第一反应时候,先表现出来的情绪的本能反应,而理智暂时被屏蔽。可是,后期理智会反扑。于是,再次受伤,对亲密关系的判断会出现怀疑。于是,理智会通过不断地自我测试,测试的手段是情绪化的互动。

而回避型依恋的反应恰恰相反:在最初收到外部伤害时候,回避型依恋者会选择特别理智的反应,即无反馈。此刻,情绪会被加上一把理智锁,这个状态下,情绪是毫无反应的。可是,情绪仍然会反扑。于是,在后期收到的伤害时候,情绪锁会加在理智线上。外化的表现就是,用情绪化选择,替代理智分析对的过程。

而两者吸引的原理:用一句话来说,当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相遇时候,彼此就是遇到镜面中的自己。粗浅地用理智和情绪,来归纳两者的外表和内心。回避型依恋者,外表给人看起来是理智型的,因为他从不给人亲近,从不敞开心扉。可是,真实内心,确是非常情绪化的。焦虑型依恋者,外表给人感是很情绪化,比如热情和冷酷,爱憎分明。可是,内心深处的判断标准,却是理智主导的。二者相遇时候,分明对方就是自己的镜像。如此看来,即便彼此无任何交流,也是正负极般的吸引,连双方自己都无法意识到原因。

但其实也并非没有调和和解决的方法——知道有这回事,总会比不知道要更安心一些。

而且其实这样的性格也绝非是所说的不能改变的,关键是要看自己能不能走出来,看当时的环境,以及遇到的人。所谓的口是心非和真香的例子我们简直见的不能再多,所以我也固执地相信,我们都可以找到属于我们的幸福。

于是现在的我,正是因为有过这样的彼此调节,相互信赖,互相改变的过程,才会知道能坚持下来是一件多么艰辛与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我会用自己最本真的善意虔诚祈求着每一对自己所知的人能够幸福,也会用自己最大的同情与关怀试图抚慰那些,和曾经的我们一样没能成功抵达终点的人们。


随便开点脑洞,有的时候想想,把爱上谁这种事情交给算法,让国家来分配另一半(不是),虽然听上去冷酷了一些,但其实也不是个什么坏选择。

毕竟从平常的彼此熟识程度来看,我们都很难摸清一个人在面对亲密关系的时候,态度究竟是怎样的。爱情这东西其实有点像开盲盒。如果有一个所谓的算法上帝在,会不会让整个模式变得效率很多,让人和人都过得幸福许多呢?

但是就算让我重新来过,让我能够去选择算法推荐还是选择她,我还是想选择她。

毕竟就算再怎么概括总结,这段时光也是切切实实地发生在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独一无二的喜怒哀乐。她所带给我的快乐与悲伤,都是独一无二且不可替代的。她所带给我的兴趣点和带我开拓的世界,都是我之前所不曾发觉,但之后却会继续影响着我一生的。

少了这些未知,调和,甚至哪怕是痛苦,生活该多没意思啊。

想起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回答:

我人生中最幸运的两件事,一件是时间终于将我对你的爱消耗殆尽,另一件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我遇到你。


最后介绍了这么多,回到我们之前这段不幸枯萎了的感情。

有的时候会看到一些对回避型人格的很恶毒的话。

记得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所有不爱你的另一半,看着都特别像回避型依恋人格” 2333

但其实我觉得,完全不是这样的。

说实话作为一个这个过程的亲历者,可以目睹到她的内心的很多挣扎,犹豫,彷徨,胆怯与自我否定。可以看到两个人为了彼此的爱已经做出了最大的妥协。我们都意识到了我们彼此对爱的感知与期望不同。

于是,我们从最初的“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给予对方爱”,到“尝试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给予对方爱”,再到“尝试用对方的方式理解对方所给予的爱”,可以说,作为之前几乎没有情感经历的两个人来说,无论从任何角度讲,我觉得我们都已经很努力了。当回首这样一段感情的时候,我也不会有什么样的遗憾。

让我所惊讶的从来不是我们分开,而是我们的爱能支撑着我们如此互相照顾,彼此改变,并能坚持了这么长时间。

如果说我还有什么期许的话,大概是期望我们都能找到让自己相处舒服的人,相处舒服的模式。

毕竟我们都值得被爱。

于是从分手之后的苦痛,挣扎,彷徨,怀疑走到现在,

于是,他终于摘下了耳机。

十年后你我是否会懂得

那些默默守护我们的人呢

还是会依旧任性说着

自己一个人也会活得快乐

十年后你我是否值得

今天的我们赞叹喝彩呢

在那无法确定的未来

只愿真心如现在一般清澈

参考链接

本文链接:https://idealclover.top/archives/573/

本作品由 idealclover 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文章, 链接, 耳机, 实验, 算法, 人类, 对方, 依恋, 回避, 焦虑, 理智, 父母

12

已有 6 条评论


  1. 小透明
    小透明 回复

    Fearful-Avoidant型路过QAQ表示其实很想知道secure型的内心是怎么想的,以及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比别人焦虑感强...可惜这种问题就算换脑也体会不到⌇●﹏●⌇

    1. idealclover
      idealclover 回复

      想不出来的事情建议看书嗷~推荐一本《亲密关系》

  2. lesheng‘
    lesheng‘ 回复

    对明天有所期待,即使没有你
    ⌇●﹏●⌇

  3. emmm原来这是我备考期间错过的一篇文章
    emmm原来这是我备考期间错过的一篇文章 回复

    其实有时候在想,如果我们处理情感问题的时候,即使知道了很多理论,最终也会用感性来做决定,那么这些研究,测试和分类还有没有意义。真的很好奇只凭着感性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但是当你知道了有这个领域这种知识的存在,第一次用理性分析了问题,那种被热情和感性支配的生活就注定再也得不到了。因此我也会羡慕一些年少就放弃了学业去选择从事艺术的人,感觉会是一种很酣畅淋漓的人生。
    其实这次不需要什么颜文字,但是它们,太可爱了所以要强行加上:
    ⌇●﹏●⌇

  4. kdnsna
    kdnsna 回复

    每次我都内心深有感触好像悟得了什么大道理,但是每次想要用笔写出那种感受的时候确无从下笔,现在真的怀疑你是不是一个技术猿

    1. ZGQ
      ZGQ 回复

      搞技术与拥抱这个世界不冲突吧OωO

🤔关于我
翠翠 idealclover
Product Manager @ByteDance
南京大学 2016 级本科生
了解更多
🏠关于博客
基于 Typecho 博客框架
使用个人的 clover clover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