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3 | 随便扯扯 | 19217 浏览 | 48 赞 | 22 条评论


请注意,本文编写于 1693 天前,最后修改于 1692 天前,其中某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
AI摘要:互联网上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圈子与圈子间愈发对立。这与身份认同有关,人们倾向于选择性地摄入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加深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拥有多重身份可以让我们离偏见更远一点,但身份需要被唤醒。在当今的互联网,标签化、身份化已经无孔不入。要消除偏见,可以尝试以多身份看待问题,以及实事求是。保持好奇和幼稚,不要被标签所框定。

Powered by AISummary and MoonShot KimiChat.

互联网上的火药味真是越来越浓了。

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似乎近些年的互联网,圈子与圈子间愈发对立了起来。

争论的双方或多方一言不合就问候家人、网络暴力,甚至按下举报键。

前两天看到这样一则漫画:

于是最近想聊一聊这个问题。正巧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关于“身份与意见极化”。

但是因为是付费文章,并且有春秋笔法的嫌疑,故不在此引用,只是转述其研究与观点,并加入我自己的判断与思考。


-1-


什么是“身份”?

“身份”无处不在:金牛座、产品经理、穷学生、技术宅...

简单来讲,“身份”可以理解为“认同自己属于某一个“群体”。

因此,这个群体具有某些方面的共同点,或是性格、属性,或是立场,态度。也因此自然而然地区分起了“自己人”与“外人”。

也正因如此,人们在接触信息时,更倾向于对“自己人”有利的信息,因此更容易选择性地摄入对“自己人”有利的信息,而这种倾向性则会进一步加深对自己身份的认同。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身份认同越强,信息摄入的越有倾向性,而信息摄入的倾向性则会进一步加剧身份的认同...

事实上,学过一些管理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同学可能有所听说,这便是所说的“自我实现效应”。

但文章另外提到,由于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不止一个身份”——例如,我既可以是“数码爱好者”,也可以是“二次元爱好者”。

而文章的研究也指出,当我们具有多重的身份时,相较于单一的身份,更不会选择性地摄入信息,更不容易产生偏见。


-2-


大体来说,我同意这篇文章的结论:即拥有多重身份往往可以让我们离偏见更远一点。

但是问题是,“身份”看似是一个偏客观的标签。

我是男生,便是因为客观上我就是男生;我是金牛座,是我的生日所决定的;我是国人,便是因为我国籍上明白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

但是即使是再铁证如山的客观身份,也只有围绕着主观的问题展开讨论时,才能发挥作用,换言之,身份是需要被“唤醒”的。

在讨论“豆腐脑是甜的好还是咸的好”这个问题时,自然不会考虑到“我是中国人”这样一个身份。

于是,很有可能在讨论上一个问题时,我们还能“理性”地加以分析,但面对下一个问题时,所唤醒的单一身份便驱使着我们做出极端的论断。

而这就是外界看来可能很滑稽的“双标”。


-3-


其实身份早已有之,例如我们早已听烂了的星座,以及从某些角度讲,性格测试。

说来有趣,前些天偶然重做了一下 MBTI 测试。

大一的时候自己无论怎么测是坚定的 ENTP 形,但如今,大四的时候,在几个不同的网站中,却在各路选项中反复纠结,并最终得到了差异蛮大的结果。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也许不是一个简单的“性格标签”所能代表的了。

而同样的,我也并不认为我们应当被这样看似“无法改变”的标签所固化,例如处女座便一定要“表现得像处女座”等等。


-4-


于是回到标题。为什么如今的互联网愈发“水火不容”?因为事实上,标签化、身份化,已经在当今的互联网无孔不入。

从商业与产品角度上,这很容易理解。

因为有了“身份”,才有“认同”,有了“认同”,才有“忠诚度”甚至“优越感”,而忠诚度与粘性,则切实地关乎每一个互联网产品的生死存活。

而另一方面,有“撕逼”,才会有话题度,才会有关注点。而有了关注点,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

对于一款产品来说,宁可所有人都在骂它,也比没人用要好得多。

看到一星差评,钉钉的产品经理早就开心死了。

而在商业模式与人性的双重推拉下,身份认同已经蔓延到了网络讨论的每一个角落,无论粉黑

包括且不限于:女权、中医、饭圈、二次元...

甚至还包括,使用/不使用某 APP(抖音/B 站),使用/不使用某品牌(小米/华为/苹果)...

以及那些也许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但数据后台早早已经为你打上的,“个性化标签”。

再强调一遍,无论粉黑

那么现在,不妨停下来,重新审视我们周遭的网络讨论,究竟还有多少是不含身份、没有预设立场的讨论呢?很少了。

而也正是这样的现实,使得如今的互联网,讨论、交流变少了,攻击、举报与偏见变多了,因为大家都认为这世界“本就该是我想的那样”。


-5-


那么,如何尽可能消除偏见呢?个人经历尚少,但有两个肤浅的小经验,且与大家交流。

第一个方法是:当我们发现我们在某件问题上身份单一时,便硬造“身份”,从而尝试以多身份看待问题。

举例来说,当华为党与小米党对喷得水火不容,而你又是一个坚定的小米党时,可以去想,自己是“某个华为党老哥的朋友”,而类似的,也就自然有了“饭圈女孩的朋友”、“辣鸡直男的朋友”等等身份。

事实上,当我们能想到并代入这样的身份时,往往首先极端化的言语与行为便会首先被消解大半。

之后要做的,则是从态度进而是信息摄取的方面,从根本上消除偏见。

在我个人的订阅源中,有偏左的媒体,同样有偏右的媒体。虽然并不是每一家我都欣赏——恰恰相反,有些是我所厌恶至极的——但自己仍然会尝试看一看,代入一下他们的身份。

能看到自己不想看到的东西,其实是件好事。

另一个诀窍则是我们所耳熟能详的,实事求是。但这四个字,要一点一点展开说:

  • :这件事是真实的吗
  • :这是事情的全貌吗,亦或只是某方(尤其是利益相关方)的一家之言
  • :我有在探求吗,还是只是想佐证我的预设立场
  • :我对这个结论真的这么确定吗,还有哪些可能推翻这个结论的可能

-6-


但是幸运的是,世界并不如看起来这般无可救药。

醉酒者往往吵杂,清醒的人却常常缄默。

正是因为理性的声音永远在像“等待戈多”一样,等待着结论与真相,网络上所充斥的声音才会显得更加偏激与片面。

但反过来说,这些沉默的大多数,却很有可能比我们所想到的,所看到的,更理性,并更能看清真相。

退一万步讲,就算没人看得清,时间早晚看得清。

所以没必要就此灰暗,保持好奇,并保持幼稚。


-7-


最后,我们回过头来说,身份本身的作用,其实便是降低我们的“认知成本”。

很简单的,当我向他人推销自己的网站时,往往需要解释半天。但假若我选好文章,告诉别人这是“技术网站”、“产品经理公众号”(事实上并不是)的时候,便很容易描述,我到底在写些什么东西。

而这也就是自媒体中所常用的“人设”罢了。

事实上,我也没想好这个公众号到底是什么标签,也许什么都不是。毕竟我也并不自认在某个垂直领域有多深的积淀。

但是无论如何,还是希望你我都能想起:商品的标签是面向顾客的,而不是面向自己

不要被标签所框定,毕竟我们是活生生的人。

本文链接:https://idealclover.top/archives/614/

本作品由 idealclover 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文章, 产品, 知识, 经理, 小米, 网站, 公众, 信息, 技术, 用户, 标签, 朋友, 互联网

48

已有 22 条评论


  1. 是真二呀
    是真二呀 回复

    现在看这个观点,也是很赞同的|´・ω・)ノ
    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讨论了,乌烟瘴气

  2. 樱岛麻衣的小老公
    樱岛麻衣的小老公 回复

    很难不赞同OωO

  3. weroiu
    weroiu 回复

    很赞同 贴标签本质上就是图个方便 为了节省精力做的事情而已 陷入给自己贴的标签里就不好了
    另外我一直比较不喜欢人格测试这种东西 因为我觉得测试完成之后给出的那些对于性格的模糊描述会影响我对自己性格的认知 可能我本来只是有点这种倾向或者只是我单纯的认为我有这种倾向 实际上并没有 但我看到人格测试的描述之后 或许就会把这种或许本来并不存在的倾向当作一种已有的事实了 或许我在生活中的行为选择也会不自觉地向他的描述倾斜...所以这种测试做完之后我就把结果忘了 我的人格当然是独一无二的 怎么能被区区16种人格中的一种所概括呢

  4. Oasis
    Oasis 回复

    站队就是为了不思考,今天我是这一派的,就只需要无脑攻击另一派就够了
    还有Part4错别字 使用 / 不用某品牌

    1. idealclover
      idealclover 回复

      对的。标签、站队本质是为了节省人的思考。但是我们还是要努力让自己不被标签所束缚 OωO

      错别字已修改!感谢指正~以后会注意哒 OωO

  5. ChrAlpha
    ChrAlpha 回复

    在某些地方,站队比意识重要,立场比思维重要……

    呵呵

    1. idealclover
      idealclover 回复

      翠翠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其实要辩证地看

      因为其实无论怎样的社会形态都会有其所讨论的禁忌。如果政治不是禁忌,那么肤色、两性权力、劫掠、恐怖、炼铜、杀人等总会成为禁忌。总是有问题的“站队比意识重要”。

      于是翠翠个人认为,“自由”本身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看到了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那么便只有“相对化”的自由——即一个从绝对不自由到绝对自由的光谱,每一种社会都可以在光谱上找到对应的坐标。

      但是我们真的可以价值评定说光谱的哪里比哪里就从价值上更好吗?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无论向哪段移动,总会损失一部分人的利益。

      所以翠翠个人观点是,遵守各个社会的各自国情,没太大必要强调“站队比意识重要”的问题。

  6. OldPanda
    OldPanda 回复

    有部分原因是很多人根本没有接受过讨论问题的专门训练,所以导致了很多问题上人们无法就事论事,网线的的距离也给了人们一些肆无忌惮的底气,因此通常见到网络上一言不合就开始互相问候全家,而不是“我反对这个说法,理由有1、2、3”这样正常的讨论。

    1. idealclover
      idealclover 回复

      对的,翠翠相关的回复可以看一下楼上(下面)

      大体来说翠翠认为这个问题有两个层次:一是在明面上的讨论是否和气,二是是否可以在讨论中真正的产生有价值的观念转变。

      但是现在即使是明面上的讨论都没办法做到和气,原因便是缺少专门的训练。但是仅仅将专门训练做到充备,还是会有下一个阶段翠翠的“隐忧”。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要从这一步做起 OωO

  7. Wayne
    Wayne 回复

    等素质和教育水平真正上来了,哪些令人反感的人身攻击在讨论中就少了,无非就是很多话题总有不合格的讨论者加入讨论,一是这些人对要讨论的话题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没有了解,二是这些人真的容不得异见,真正的有价值的讨论可以不认同对方的观点,但是不合格的讨论者总是习惯于给异见者加标签,这种现象其实是很普遍的.

    1. idealclover
      idealclover 回复

      对我觉得这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有两个层次:一是在明面上的讨论是否和气,二是是否可以在讨论中真正的产生有价值的观念转变。

      Wayne 所提到的可能更多在于我们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上来之后,至少从文字上看我们的讨论可以更为和气,表面上讲便没那么“水火不容”,但另一方面翠翠文章中所表达的也有这一层担忧:即身份的认同会使得我们内心的观点趋向极化,即虽然我们可以很和气的讨论,但没有人会因此而有所转变与收获,会存在“无意义的和气讨论”

      这是我个人在此之外的一层隐忧。当然现在还是需要先让第一层消解,即让互联网至少“表面上和气”起来。

  8. Rachel
    Rachel 回复

    [醉酒者往往吵杂,清醒的人却常常缄默],这句话真好

    1. idealclover
      idealclover 回复

      但其实就像楼上所说的,这只是一句“价值判断”与“主观臆测”

      还是要保持敬畏与谦逊 OωO

    2. Wayne
      Wayne 回复

      仅凭是否「吵杂」来区分「清醒」与否还是很片面的,缄默未必就代表此人「清醒」,你可以看任何正在讨论的人都是吵杂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醉酒」,是否应该禁止所有人发布博客,或者干脆就禁止在博客下面发表评论,以此看来不那么吵杂,且更加缄默一些呢?我觉得任何仅凭主观臆测得到的猜想,都不适用于标签化地推广,任何没有形式化定义的概念,都不适用于概括地断言.

      1. idealclover
        idealclover 回复

        其实我这边写的就蛮不严谨的,只是想通过“清醒的人往往需要更多事实、判断与时间,因此发言会比想象中的谨慎”的逻辑推断来说明事实上的思想会比网络上看起来的所理性。

        但是事实上在网络上的观点更加偏激是有定量的相关研究与文献所支撑的,自己在做调研的时候有看到过一些,只是没有详细地记录下来。以后在做资料调研的时候会多记录一些然后附在参考文献支撑自己的观点的。

        自己还是有一些在为了文字而文字的问题,会想想办法的。

  9. Joseph
    Joseph 回复

    写了一篇算是补充、交流的文字,不知道怎么配置 Pingback,手动贴过来吧。
    谈谈身份认同与四类常见偏见的“源与流” https://josephilo.com/archives/128/
    一点拙见,少少补充,自作主张地改造、引用了你写的一些说法,从学者研究的“源”,兼谈“流”变。

    1. idealclover
      idealclover 回复

      哇我吹爆!!

      自己在找资料的时候就有点理不清自我实现、巴纳姆效应、皮格马利翁等等之间的区别和讨论范围,看了这篇算是有了些头绪~之后可能会找点相关的著作系统性消化一下!

      自己的文章写的多少有些外行了~OωO

  10. c0sMx
    c0sMx 回复

    “实事求是”这个启发到我了哈哈

    我们很难做到接济天下,只好独善其身。

    1. idealclover
      idealclover 回复

      对的 把理性讨论的思想播撒到大地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但是我们可以尽量让它生根发芽。OωO

🤔关于我
翠翠 idealclover
Product Manager @ByteDance
南京大学 2016 级本科生
了解更多
🏠关于博客
基于 Typecho 博客框架
使用个人的 clover clover 主题